简介

醉唐烟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元正(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长兄此时已经收到父亲来信,知道三、四月里要迎亲,元正期间不能休假。他希望多攒点假期,回家以后好好休息一阵子,所以没有回来过年。

二兄在寺庙,每年正月里,是大量香客进香拜佛、布施捐赠的高峰期,更不能回家。

此时,唐玄宗下了《假宁令》: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

元正,就是春节大年初一。只不过唐代还没有“春节”一说,唐代叫做“元旦”、“元日”或者“正元”等。

唐玄宗一共给了七天假:除夕及之前三天,和初一(即元日)、初二、初三。

有白居易诗为证:共知欲老流年急,且喜新正假日频。

子时一到,街上钟鼓齐鸣,辞旧迎新。

大唐时还没有火药鞭炮。只有“爆竿(亦称爆竹)”,明和拿出准备好的爆竹点燃,因为竹节中有空气,被火烧爆的时候会噼里啪啦地响。

明和同阿玥、阿璐一起给父亲、母亲行礼:

“孩儿祝福父亲、母亲大人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父亲、母亲受过祝福,请孩子们坐下,案子上摆放着茶点、屠苏酒、五辛盘、假花果、胶牙饧。

白居易诗中有“岁酒先沾辞不得,被君推做少年人”。

说得是唐代饮酒以年龄幼长为序。从少到老一轮下来,年长者连三杯,以示安慰,称之为 “蓝尾”。

意思是年长最长,当仁不让地成为最末一人,连饮三杯。

唐代人过年爱吃甜食,比较著名的就是“胶牙饧”。饧,大致就是今天所说的“麦芽糖”。

是用小麦、大麦或者糯米制成的甜品。明和尝了尝,它比较粘软,不如现在常用的蔗糖。

在当时的大唐,甘蔗制糖法刚从国外传入不久,蔗糖还很不普及,一般老百姓见不到。

所以,胶牙饧已经算是贵重的美味食品了。

初一早上,兰陵坊家家户户院子里竖起长长的竹木竿,竿顶飘扬着纸或布做的长条形旗子。风来抖动,称为“幡子”。

阿娘告诉明和,今日会昌寺法师文溆,要开讲《华严经》,据说文溆法师被认为是长安城中俗讲第一人,希望明和能带着妹妹们陪她去听俗讲。

明和高兴地答应了。

新年假日里,人们入寺听法师俗讲,感受到九天佛国的无限美好,惊叹行善积德的诸多神迹,充满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喜欢醉唐烟云请大家收藏:(m.ythwx.org)醉唐烟云一团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