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微信思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再造流程,助力运营(2)(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武汉交警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每一项需求,精准地与优势的平台相结合。

比如宣传需求,就结合媒体基因强的微博;比如功能服务需求,就结合功能强大的微信服务号;比如内部管理需求,就结合推送能力、富媒体能力强的订阅号。而且还有局长亲自挂帅推动,一把手亲自过问来保证战略的执行。武汉交警在“双微+双号”联动系统上的部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个微信平台的杰出应用者——小米。这家没有花一分钱广告费,仅仅依靠社会化营销就在全国获得了巨大影响力的公司,也有一个70多人的专门社交媒体部门。他们的布局同样是新浪微博平台、腾讯平台(包括微信和QQ空间)分组运行,各有侧重,然后由策划组和副总裁黎万强统一调配指挥。

在微信、微博这样的平台上,只有将所有的力量整合起来,合理分配,妥善协调,才能获得好的传播效果。

注册各种微信、微博帐号却只是简单拿来转软文、发段子的人,是永远难以获得真正影响力的,也不会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深植入受众脑中。

效果显著: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从市民的角度讲,“双微+双号”体系带来的好处,首先是反映警情和舆情的渠道被拓宽,效率也被提升。

过去一个投诉或者意见反映上去,不知过多久才能有回复,石沉大海都不是没有可能,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其次,很多交管方面的烦琐事务被便捷的网上政务和移动政务系统接管,再也不用到窗口排队了。

现在,武汉市民在交管方面的任何诉求,都有便捷的渠道可以与交管局对接。

从交管局的角度看,以订阅号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系,规范了业务流程,建构了一套高效的业务处理系统。这套系统的高透明性激发了交管局内部的竞争和求精意识,让监管也变得非常方便。

微信本身强大的富媒体功能,也为微信课堂这样的设置提供了技术基础。服务号分担了大量原本需要消耗警力的工作,而且产品体验让用户感到满意。这使得全局的人、财、物能够更多地被投入更需要的地方,比如事故现场和拥堵现场。

同时,在互联网公共平台上的出色表现,也让他们赢得了群众更多的赞誉与信任。

从武汉出发:微信燎原政务应用之火

无论是李顺年,还是吴昊、梁松,他们对微信还有更多的规划与期望,让微信承担起更多的重任。基于微信本身的一些特质,他们正在筹划和思考,希望能够衍生出更多的创新应用。

场景1:利用强通信、富媒体优势进行远程定责

交管部门希望通过微信进行远程取证,加快轻微交通事故的处理速度。比如某地发生了一起并不严重的两车剐蹭,车能动、人未伤,双方车主就不需要等交警过来处理。只要从不同角度拍摄几张照片,连同定位和时间信息一起发给交管部门,车就可以开走了,保险公司也可以接入这个系统。

这个计划的实施在目前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梁松团队正在从各个方面着手解决。

场景2:提供路段限行提醒和其他基于位置信息的服务

这个设想要调用用户的位置信息,需要与腾讯地图等腾讯生态圈内的其他应用相结合。

具体应用形式有很多种,比如武汉市对于大货车等特殊车辆的行驶,有路段和时间上的诸多限制。如果微信帐号和人、车绑定,可以通过对位置信息的调用,在司机到达被限制区域之前给予微信提醒。同理,也可以对其他司机进行附近路段拥堵、施工的提醒。是否使用这项功能和允许上传位置信息,完全由用户自己决定。

喜欢微信思维请大家收藏:(m.ythwx.org)微信思维一团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