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壮哉大唐少年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逸(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秦风不在意的一摆手,他的为人向来洒脱,规矩对他那纯粹是废话,只听他笑道:“言归正传,我且问你们一句,现在的学术氛围好吗?”

“不错啊!”孔颖达有些跟不上秦风天马行空的节奏

秦风冷笑道:“弟子认为眼前的学术一塌糊涂,老师,您好是学界泰斗,在你这辈子里,看到一种全新学术的诞生了吗?”

孔颖达不暇思索道:“没有!”

“是了!所以弟子才说最喜欢春秋战国的学术氛围。”

“你是说?”李世民若有所思,似乎抓住了什么要点,却说不出来。

“春秋战国是华夏民族光辉灿烂时期,在这个期间里,出现了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墨家、道家、杂家、纵横家、阴阳家……可谓是百家争鸣,其后近千年以来,华夏民族的学界都在学习着前人的成果。自汉以后,学术界再无多大进展,李叔叔、老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一口喝下半杯茶水,秦风继续道:“春秋战国之所以成为文明的鼎盛时期,除了各位先贤的过人之姿,还有各国君主的功劳,因为他们对于学术采取了放任发展的态势,各家学派为了主导世间思想,无不竭尽全力去完善自己的思想,一次次的辩论都让各家学说都有所成长,经过无数次的辩论、完善,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学说,并影响至今。只是自秦以后,学术不但没有前进,甚至还有退步的现象,发展到现在,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只要背熟先贤留下的文字自己就是圣人了,而他们根本没有用心去理解先贤著作里每一个字所蕴含的思想,终其一生也只是得其形而失其神,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华夏文明的悲哀。”

“得其形而失其神,确是悲哀!”孔颖达是学界泰斗,他的话最有发言权了。

李世民也是一脸深意。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与执行此项国策的汉武帝是华夏文明的罪人,把深得人心的墨家打上魔教之名,表面上儒家已经占了上风,但事实上,失去强大竞争对手的儒家,已经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这局面。我的意思很明显,学术不应该由政府来控制,而是适当的给予自由,让各家学术在竞争中前进,只有这样,思想和文明才不会倒退,至于朝堂则完全融百家于己用,用儒家治心、法家治形、兵家治军、医家治人、墨家利器、农家治饥、商家富国、纵横家游说百国,阴阳家主观天象与风云变幻,让百家各有所长各司其职,让百家思想在竞争中前进,在竞争中为国为民。重现百家争鸣,再创文明盛世,一旦让学术氛围再让兴起,两位将是华夏民族前进的功臣”

“先生,你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你觉得云宵说得如何?”

李二的为人并不迂腐,甚至骨子里拥有一丝鲜卑血统的他,也有着绝对疯狂的因子,若是依着秦风的改革,能让他在史书上留下更多的文字,他绝对不会持反对意见,甚至是会大力支持秦风的改革。

孔颖达叹息道:“皇上,云宵说得一点不错,现在的儒家已经到了下猛药的时期了。唉!儒家思想里何尝没有借鉴其他学说呢?儒家成了主导思想,没有了忧患,自然不会前进。其他学说由于不忿,无时无刻不在完善着,无时无刻不在探索,相对于其他学说,儒家就像一池死水,如此局面,想必也不是至圣先师之所愿,儒家统治思想数百年,对于其他学说是一种不公平,同时也是对儒家自己的一种污辱,因为儒家不是凭借自己来打败百家,而是依靠皇权来获利。陛下,老臣请降圣旨,改变学界学风,‘生于忧患,死于安逸’还是亚圣说得对啊!”

喜欢壮哉大唐少年郎请大家收藏:(m.ythwx.org)壮哉大唐少年郎一团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