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章 奇异期权(一)(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在经历了二月份二十个交易日的微小波动后,日经指数再次转头向下,这一次不怪流言,而是大批的日经指数期权开始发挥作用。

在两三年以前,国际投行就开始在RB市场推销这种日经指数期权,这种期权的标的可不是虚无缥缈的指数,而是对应着约定好价格的指数期货。

一月份,这些期权开始在OTC市场上大卖,具体由古德曼公司操作,加持上了欧洲王室的光环,使其信用等级大大提升。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除去斯坦利公司的看跌期权,事实上在股市飞速上涨的时候,RB本土的很多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筹资(不限于股票市场,也有很多是在债券市场上)。他们承诺,如果贷款到期时,日经指数要是下跌的话,公司将补偿相应的损失。

这部分损失就是弥补因为购买了债券而失去投资在其他地方的机会成本。

这个承诺的实质是RB的公司发行了一份带有看跌期权的债券。债券到底要偿还本金和利息,而这个看跌期权是否兑现,很大程度上要看日经指数的表现。

不过在当时,日经指数气势如虹,没有多少人相信它会下跌,因此这些看跌期权的价格非常便宜,甚至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投行大量购买了这种产品,即日经指数看跌期权,那么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呢,难道是打算和RB企业对赌吗?

不,国际投行一般不会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危险的境地,特别是和整个庞大的RB市场作对。这些毕业于常春藤的银行家们根据这些日经指数看跌期权的某些特点,再设计出类似于这种东西的金融产品,然后把这些东西销售出去。

这样一来,既对冲掉了风险,又从中赚了一大笔利润丰厚的差价和手续费用。

而且,国际投行家们是在两个不同的市场操作,所使用的货币也不相同,一种是以日元计价的日经指数看跌期权,另一种则是以美元计价的日经指数看跌期权。他们所打的如意算盘就是,一旦RB的市场下跌,那么迫于经济压力,日元很可能会贬值,这样一来国际投行就可能收到来自RB的日元,然后以美元支付给另外市场的投资者。

这么一来,国际投行所赚取的利润可能要被迫吐出去,甚至还要倒贴很多。

因此在设计看跌期权的时候,必须要在里面加入一个条款,就是这些权证的收益必须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某个汇率换成美元。

一切都设定好了之后,古德曼公司又另外支付一笔费用给丹麦王国银行,由这家银行担保这些权证到期会兑现,这些期权将于九三年初到期,为期两年的时间。

因为市场确实有这么一种可能,就是RB市场疯狂下跌,那么融资的RB公司将因此无力支付先前做出的承诺,这个时候就需要丹麦王国银行出面了。

国际投行家们利用两个市场不同的看法,将从RB市场上低价收购来的带有看跌期权的债券加工成日经指数看跌期权,然后在美国市场上以一个较高的价格卖出去。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金融衍生品自然是越多越好。

现在就剩下唯一的一个风险了,就是国际投行可能会因为日元贬值而使那些在RB企业里得到的资金缩水,毕竟他们已经和那些美国市场的参与者们定下了特定的汇率兑换数字,现在他们只要在汇率期货或者期权市场上进行相应的对冲就可以了,这些难不倒他们。

其他的投行也不是傻子,很快就明白其中的原理,纷纷照搬照抄,很快这些日经看跌期权就泛滥起来。

除了古德曼公司的这种期权,还有斯坦利公司、所罗门兄弟公司等直接在RB公司鼓吹的对赌期权,这些期权虽然和古德曼公司的期权有点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在国外投资者和RB本土的企业间巧妙地设立对赌协议。

除了这些变异期权外,还有在期指市场上的打压,以及在RB股市上的抛盘。

特别是在大阪交易所的外国资本的席位,在股市上涨的时候融资做多,在股市下跌的时候融券做空,在某些程度上也催动股市的快速变化。(为了答谢推荐票超过五千,今天两更,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作者会继续努力。最后,特别感谢书友Aline艾琳的评价票。)

喜欢大时代之金融之子请大家收藏:(m.ythwx.org)大时代之金融之子一团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