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水浒新秩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3章 赵佶的水浒之路(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而且,赵佶的回忆录写成后,最先只会作为大同皇储的课外读物,至少两百年内不会解封。

“朕当年的《徐霞客游记》,你可还记得?”

“臣记得!”

赵佶的记忆力极好,甚至还能记得《徐霞客游记》中的原句,当即便背诵起来。

“风停浪歇,碧空如洗,大海万里无波。海天相接处,一轮红日钻出海面,霞光万丈,海天一色——”

“嗯,不错!”

“朕要你就以这种平白、生动的语言描述过往之事,内容要尽量客观,可有难度?”

“没有!”

赵佶兴冲冲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却不知道正乾皇帝在其创作过程中,不断给予非常专业的写作指导,让他有了不断往深处写的创作冲动。

其人也由最初为自己正名的冲动,逐步变成了要写出一本传世之作的执念。

最终,这本命名为《水浒》的巨作耗费了整整十一年的时间,也彻底耗尽了赵佶的心血。

书成的当年,其人便因长期幽闭费神而亡。

“还有一件事情。”

看着已经燃起干劲的赵佶,正乾皇帝神秘一笑,道:

“你生了一个很不错的儿子,赵氏社稷在两个月前重新续上了。”

……

ps:关于《水浒》书名的由来: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水浒即水畔,亶父为周部落找到了水浒的岐下,才有了周后来的辉煌。

因而,水浒一词又可引申为“出路”,《水浒》说文艺点,便是《路在何方》。

喜欢水浒新秩序请大家收藏:(m.ythwx.org)水浒新秩序一团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