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金色年代之我的198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要栽跟头(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孙贵山不由得连连点头,他本身也是陶瓷生产的专家,自然是看得出,猪股吉夫这样的安排,是避免炉膛内部温度分布的细微差异影响到烧结体的抗弯强度,而按照这样的安排,最后六台电炉生产出来的烧结体才能互相之间进行强度的比较。

猪股吉夫继续吩咐道:“六台电炉两两一组,工作温度分布设置成五百摄氏度、七百摄氏度和八百摄氏度。”

“在同一个工作温度指标下,工作时间再分别设置成五小时和十小时。”

郝爽这时候已经把手里的材料翻阅完毕,听到猪股吉夫这样吩咐,心中不由得冷冷一笑。他本来还以为猪股吉夫这个山形大学的工学部高分子材料权威有什么秘密大招用在二次烧结上来解决特陶厂瓷支撑轴装置的低温烧结问题,但是现在从他设置的工作温度和工作时间的指标,就知道猪股吉夫这次恐怕要栽跟头了,因为他还是站在传统的二次烧结的模式上去思考问题。

而郝爽作为对二次烧结有着相当程度研究的人,又如何不知道如果采用这几个指标的话,即使是经过前后两次烧结,也不可能处理好烧结体内玻璃相和莫来石相的比例问题。最后生产出来的烧结体必然会因为耐碱腐蚀性能差导致强度急剧降低,最终成为废品。

孙贵山那边哪里知道这些啊?他亲自监督着六台电阻炉按照猪股吉夫的吩咐设置好工作温度指标和时间指标之后,然后又请耿晓方亲自下令,启动六台电阻炉的电源,于是在一片电流的嗡嗡声当中,六台电炉同时被点亮,开始工作。

喜欢金色年代之我的1988请大家收藏:(m.ythwx.org)金色年代之我的1988一团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