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明皇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刘瑾翻盘不容情(2/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这是皇上的意思吗?”张永问。

“是司礼监几位公公商议的。他们说,贬谪南京,强似外朝说的“民正典刑”,就这样回了皇上。皇上让他们去跟内阁几位老先生商议。”

“好一个贬谪南京,还不算是“明正典刑”吗?”丘聚咬牙切齿的说道,“萧敬老儿!等我度过此劫,我一定不会饶过你。”

“这一定是范亨的主意。”谷大用估计,“以往相见,老子还总称呼他一声范哥,以后再见,定要骂他千百遍龟孙子。”

“别吵了!先谈正事。”刘瑾打断了众人的议论,继续问道,“阁中的几位老先生如何答复?”

“刘阁老以掌击案,厉声言道:先帝临崩,执老臣手,付以大事。今陵土未干,而内史猖獗若此,他日有何面目先帝于地下?”

刘瑾冷笑一声,啐道:“呸,这老东西,我等去南京闲住,刘阁老竟也不许吗?”

“是,谢阁老也说:公公们的罪过,贬谪南京不足以惩之。”

“李阁老呢?他也要取我等性命吗?”

“李阁老说,内阁的意思,刘阁老,谢阁老已经说了。公公们回去,还是请皇上裁决吧。”

“这话还有商量。”张永说,“万岁爷裁决,即使再坏,也不过是贬到南京。”

所谓有商量,是希望贬谪以后,万岁也离不开,有一天会被召回。但刘瑾很清醒,离开了大内再想回来,就难于登天。贬去南京,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一定要打消他们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刘瑾心中暗想。

“他们回复万岁爷,万岁爷怎么说?”

“一言不发,脸色铁青。”

“刘哥,这是啥兆头?”谷大用问。

刘瑾眨巴眼,故意说道:“可能是好兆头,也可能是坏兆头。”

“为啥说是好兆头?”

“皇上如果说,好,就将他们贬去南京,我等的命就不会丢了。可前程也就断送了。万岁爷不说这种话,可能还是舍不得我等。”

“为何又说是坏兆头?”

“万岁爷可能退缩了,打算依照外朝之言……”刘瑾做了一个砍头的手势,吓唬道,“将我等明正典刑。”

听到这话,众人浑身一哆嗦,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脖子。

谷大用依然不死心,非要问个明白,追问道:“那么,到底是好兆头,还是坏兆头?”

“谷哥,这是天知地知皇上知皇上肚里的虫儿知,此外谁也不知。”

所有人黯然神伤,这一天的消息到此结束。宫内宫外,许多人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第二天,刘瑾等人仍聚在一起,人人眼角充血,脸色煞白。只有刘瑾还算镇定,其他人也是惶惶如上家之犬,有人甚至连夜在做去南京的准备。此刻,皇帝正在找诸位大臣在左顺门议事,不时有人来禀告听到的一两句话。

“许进许尚书问韩文韩尚书:“谨防激变。”四字如何?”

“他所指何事?”

“他是因皇上震怒而言。”

“韩文如何说?”

“他说:大司马无需多言。若有不测之祸,某以身殉。”

韩文就是第一个发难的人,局势真有变化,可不要他以身相殉吗?刘瑾冷冷的想。又有消息传来,司礼太监手持大臣的奏疏,出来传万岁爷的话。

“爷怎么说?”大家意识到皇上现在的表态最为关键,几个人纷纷发问。

“李荣传皇上的话,诸位先生忠爱之心,朕已知晓,但此辈伺朕已久,不忍置之于法。请诸先生宽之,朕徐做处置。”

几个人松了口气。皇上昨日不语,看来是好兆头。想想也是,把他们都打发到南京去,皇上身边连个贴心的人都没有了。

“大臣们怎么说?”刘瑾却不像他们那么乐观,继续追问。

“这次轮到他们默默无语了。”

室内居然有了笑声,左顺门的局面让他们开心,叙事者的言语也让他们开心。

“他们就这样散了不成?”马永成问。

“要不是李公公向韩尚书使了个眼色,恐怕已经散了。”

“李荣这厮向韩文使了眼色?”

“千真万确。”

“你可看清楚了?”

“一清二楚,咱正好站在他对面。”

“韩文便怎样?”

”韩文稍稍点头。大声说道:今海内民穷盗起,灾变日增,圣上轻弃万乘之尊,狎昵群小。文等为国家重臣,不能无言。“

刘瑾冷笑一声:“李荣这下有话说了吧?”

“不错。李公公笑了,他说:诸先生的奏疏以备述矣,圣上不过请各位宽以时日。”小太监答道。

“众人怕不会就此罢休吧?”

“他人皆无言,独王鏊王侍郎说:若圣上依然故我,奈何?”

依然故我?刘瑾心道,你们把事情做绝了,皇上还会依然故我。这话他不会对下面人讲,甚至不能对同伙讲。他只是问:“李荣怎样回答?是否信誓旦旦一方?”

“刘公公料事如神。你公公说:难道我的头颈是铜铁锢之,不怕挨上一刀?国家之事,谁敢坏之?”

众人纷纷冷笑。等小太监走了以后,刘瑾支开闲散人等,八个人坐在一起。

“各位老哥,”刘瑾首先开口,“这帮人把我们称为“八虎”,是耶非耶?就看我们今日敢不敢吃人了!”

张永一拍胸脯,说:“困兽犹斗!何况万兽之尊。”

”这才是好汉子的话!”刘瑾赞道,他看向罗祥,“罗哥,你打算去南京享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皇弟请大家收藏:(m.ythwx.org)大明皇弟一团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