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革明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瑾入殿,先伸左脚,鞋菲,认其贪,故查(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回殿下的话,老奴来这清宁宫已经六年了,从小就随着殿下长大,这宫中比老奴资历老的人也没有几个。”

刘瑾听到朱厚照的话,心中一喜,眼泪流出,以为朱厚照是因为这些天的相伴,看到自己的辛苦,想要提拔自己呢。

“孤记得你好像是陕西人是吧?本姓是谈,后来得刘顺(太监)才入了宫,改了姓。”朱厚照缓缓的道。

刘瑾心中有些茫然,不知道太子殿下的这话是什么意思,赏赐自己?好像语气有点不对啊?

“原你因为贪污膳房的银子被定了死罪,后因刘太监求情到了皇帝的面前才免了死罪,之后又调到了这清宁宫中,却不想死性不改,当真……真是有罪!”

朱厚照原本是想说该死,但是想到这是封建社会,说不定真的因为一句话就处死了一个人就不好了,遂改口。

“太子殿下明鉴,老奴当年之事已后悔不了,如今又怎么敢行那苟且之事呢?”

刘瑾急忙跪在了地上磕头求饶,此刻他那里还有半分的欣喜之意,心中只惊骇万分。

“到底有没有做,自然会有人查清楚。张永何在?”

朱厚照摇头,前身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对于很多事情并没有自己的判断,容易被糊弄。

如今自己回忆起这刘瑾的事情,倒是从那些记忆中找到了很多不易察觉的问题。

看着刘瑾被压下去,这也算是解决了自己未来的一个大隐患了。

不过,具体刘瑾的未来到底是什么,他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刘谨终究还是还是青史留名了。

对于那场因为太监刘瑾引起的贪腐事件,到底是因何而起,成为了历史中的一个迷团。

直到很多年后,一个历史学生查了大量的资料,最终在一本古籍中找到了记载:

——瑾入殿,先伸左脚,鞋菲,认其贪,故查。

清宁宫内,中年太监张永拜见了朱厚照,此刻有些茫然,不知道太子急匆匆的找自己来到底何事。

“执我命令,彻查这东宫的贪污之事,主要涉事人员为以下这些人……”

看着刘瑾被人拖下去,朱厚照按照原身记忆中可能有问题的人一个个的报了出来,然后又安排这张永去禁军那里调了一道侍卫过来守夜。

张永,在后世的记载中,原虽是刘瑾的党羽,但两人却一直不和,后平叛安化王朱寘鐇叛乱时接受杨一清的建议,用计谋将刘瑾铲除。

此人虽有瑕疵,但也算的是个正派人物,算的上是个忠烈人物。

对于太监的处置,朱厚照并没有放在心上。

如果他穿越到了其他人身上,想要解决一个刘瑾这样的皇宫太监可能很难,但是作为太子,这件事情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要知道太监不同于文官,他们的一切荣耻都是依托于主子,除非他们发展到了唐朝那种可以架空,甚至谋杀帝王的程度。

但是,这在明朝,就注定没有这种可能。

太监势力的确大,但是几乎所有的太监都被帝王掌控,而且不少的太监都是帝王故意放权,以此来对抗文官。

对于太监司权,开国皇帝朱元璋定制度的时候就考虑了这个问题,定制时就让所有的太监几乎都不能涉及真正朝政,只不过老朱的子孙不给力,为了抑制文官才大力发展宦官。

而之所以太监掀不起风浪,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个制度,太监摄政的权力全部都来自于皇帝赐下的钦差二字,没了皇帝的支持,文官鸟都不鸟这些太监。

对于这个太监的后世描述,朱厚照回忆对照了一波历史。

其中大部分符合,但是也有些地方不够真实。

喜欢大革明朝请大家收藏:(m.ythwx.org)大革明朝一团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