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神秘复苏之戏梦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苗家的秘密(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我爹也是信使?”苗太之还真没想到老爹会是信使,走过鬼邮局。

“是,你爹比我厉害多了,半年的时间不到,从邮局的一楼上升到五楼,然后离开了邮局,不过他离开邮局的办法不是传统的办法,而是强行离开,奇怪的是邮局竟然没有找他的麻烦。”

杨本龙继续说道:“你爹离开邮局以后回到三苗村,和你妈结婚,等我回来的时候,你妈刚刚怀上你,我和你爹虽然不对付,但好歹一起在邮局待过,算是有了些交情,再加上我俩那些年又在周边处理了不少灵异事件,久而久之,成了至交好友,并且拜了把子。

本来一切相安无事,我和他共同守护着大郑市东边的几个村子,可某天深夜,我记得很清楚,出事了。

你爹大半夜的跑到我家,找我说了很多的话,让我帮他完成一个可怕的计划,你知道么,我听完你爹说的内容,是真的害怕,发自内心的害怕,这个计划是针对你太爷爷和爷爷的。”

“针对我太爷爷和我爷爷?”苗太之的瞳孔微微收缩,杨本龙的话惊到了他。

杨本龙点头道:“不错,针对你的太爷爷和你的爷爷,震惊吧?我当时同样很震惊,因为你太爷爷早就死了,你爷爷平日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好端端的针对他们干什么?更何况那可是你爹的爹和爷爷。

你爹的回答是‘他们不是家人,是敌人’,我实在搞不懂什么意思,咱没文化,但我俩过命的交情,他找我帮忙,我自然要帮,管他要干什么。

见我答应了下来,你爹把事情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

苗令仙把苗家的秘密全部告诉杨本龙。

原来苗家不止是遭受一种诅咒,共有三种诅咒,第一个诅咒是苗神安染上的棺材诅咒,所有苗家的后人体内流淌着部分黑色血液,可以通过黑血来寄存意识,从而达到伪永生的状态,只要意识不灭,就会一直存在。

意识寄存在哪?

当然是苗家后人的身上。

苗家的第二个诅咒是苗天子沾染的,比起第一种诅咒,杨本龙觉得这个诅咒更加的可怕,染上诅咒的人死后会化作厉鬼,苗天子能变成鬼的原因正是如此。

由于苗天子的身体有两种诅咒,一种是针对意识的诅咒,另一种是针对身体的诅咒,两个诅咒灵异对冲,使得苗天子死后保留了部分生前的意识,又化作无解的厉鬼。

苗天子这个人很可怕,驾驭的厉鬼非常的恐怖,能够干扰一切。

至于苗家的第三种诅咒,则是苗令仙主动去寻来的诅咒,诅咒会让人失去部分的记忆,作为代价,受到诅咒的人会得到大量的灵异力量,陷入某种癫狂的状态。

好巧不巧。

三种诅咒都会通过血缘关系延续,也就是说苗太之的身体里有三种诅咒伴随。

接下来,苗家的阴谋浮出水面。

三代人,三个计划,三种布局。

首先是苗家老太爷苗神安的布局。

这个家伙自私自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当初民国之前,苗家举家迁徙,想要躲避战祸,途径一处乱葬岗,发现了一口恐怖的棺材。

苗家家主不想多生事端,当即带着一众家人逃离。

然而苗神安却惦记那口棺材,半路上带着两个弟弟折返回去,更是心生贪念,想要开棺查看,看看里面会不会有值钱的东西。

这点与苗太之的曾叔公苗神武所说一致。

开棺的时候苗神安的三弟当场死亡,而苗神安与苗神武染上棺材的诅咒。

两人躲避到大郑市的三庙村,在此期间,苗神安结实一位村中的姑娘,最终结婚。

一旦接触灵异,人就会陷入灵异之中。

苗神安与苗神武多年来不断的遇到灵异事件,两人在灵异事件里成为驭鬼者,逐渐了解到世界的真正样貌。

此后。

苗神武为了破解棺材诅咒以及找到苗家人,离开大郑市,走上一条不归路。

苗神安选择了与苗神武不同的道路,他选择留在三庙村破解诅咒。

还别说,真让他给搞出了一些名堂。

苗神安在灵异的路上走得很远,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去研究诅咒,虽然没有找到解除诅咒的办法,可他却发现了一个隐藏的秘密。

永生。

世人谁不想永生?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个个都想永生。

所谓的永生不过是个幌子,真实的情况是通过棺材诅咒保留意识,将意识寄存在苗家后人的身上,然后...取而代之。

是的。

苗神安丧心病狂,想要以子孙后代做他“永生”的容器。

那个时候,苗神安的儿子苗天子已经出生,不过年纪还小,为此,苗神安犹豫不决。

虎毒不食子。

在永生和道德伦理的纠结中,他选择了理智,没有把目标放在苗天子的身上。

既然不愿用儿子作为容器,那么只能等待儿子长大成人,以儿子的后代当容器。

于是乎,苗神安选择蛰伏,并且设下布局,等待永生。

苗神安把三庙村更名为三苗村,杀光了全村的村民,并用某种灵异的手段将死去的村民复活,修改他们的记忆,让他们成为不人不鬼的灵异产物,且永远无法逃离三苗村,只能不间断的在村中轮回。

多年的灵异经历以及成长,让苗神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灵异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神秘复苏之戏梦师请大家收藏:(m.ythwx.org)神秘复苏之戏梦师一团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