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穿越而来的胜利曙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经略西南3(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络璜镇西有海拔300米的山麓延伸至长江,西有茂云山高400米缓坡,中间是海拔500米云山。何应钦师为集团军开路先锋。

重庆长江南岸防御的川军部队是杨森的第9师,可见刘湘看重这喇叭形窄处的作用。

杨森,字子惠,1884年2月出生于四川广安县龙台寺乡,1908年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与刘湘、唐式遵、潘文华同学。

接到刘湘的命令后他的布置如下;“第3团1营放在络璜镇东,第3团两个营和第1团扼守云山,第2团和师部在茂云山,此山的纵深大于其它阵地。络璜镇西没有江北的火力支援基本上是死地。

白崇禧根据师参谋处的建议,集中兵力全攻中间云山,两边炮火压制,少量部队佯攻。云山各距东、西敌阵地约5千米,情报显示川军只有少量的75mm野战炮,构不成大的威胁。华夏新军营级配有75mm野战炮,在山地战中比大口径火炮机动力强,半山腰上75mm野战炮。根据无人机提供的信息准确的落在敌火力点上。

第1梯队攻击营踩着炮火向山顶攻击,三三阵型减少了阵亡的比例,1个班能控长150米的面。

骆贵祥领着三个战斗小组冲在前面,排里面的重机枪着弹点基本落在敌战壕边沿上,川军把阵地前千米内的树都清理了,射界开阔。班用机枪手看到骆贵祥的手势后,猫着腰在三角型中间架起了机枪,并压制,只是猛三这个机枪手差劲了,着弹点很少落在敌阵地上,机枪手在战场是个高危职业,连里配来的,骆贵祥不能不要。

敌人就利用了这空挡,机枪吐着火舌,撩倒了右前方的战士,左边的反应快,紧贴着地面,子弹在他身傍扬起了重重沙尘。不知状况如何。

骆贵祥趴在地上,向后用手势请求火力支援。排里重火力强悍,40火箭筒都有配置,排长看到骆贵祥班被压住,命令40火和重机枪,迫击炮向这边招呼。压制住敌人火力。

喜欢穿越而来的胜利曙光请大家收藏:(m.ythwx.org)穿越而来的胜利曙光一团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