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元朝帝国风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0章元朝治黄河遍地燃烽火(二)(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脱脱听了成遵的话,顿时不禁脸色一变,惊慌地问道:“你是说那里的百姓将要谋反吗?”成遵道:“我们去调查的时候,发现那里的事态已经极为严重,民众聚集造反,已经箭在弦上,难以避免!”成遵、贾鲁他们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他们的性格都很倔强,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弄得在场的人都不好多说什么。

中书省的官员们看见成遵固执己见,毫不退让,说着说着,竟然与顶头上司丞相脱脱斗起嘴来,真是胆大犯险,没大没小的,也很不雅观,他们就好说歹说,终于把成遵劝开,让他回家好好地息着,别没事找事,自找麻烦,自寻烦恼。秃鲁当时也在场,但是人们弄不清楚他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一言不发,让人捉摸不透。

也许人们不禁要问,成遵是何许人也,难道真的是吃了豹子胆,竟然有那么大的胆量,顶撞元朝最高领导,丞相脱脱。成遵,字谊叔,他是南阳穰县人。他自幼才思敏捷,聪明过人,他每天都要阅读数千字的书籍。他年满十五的时候,不幸父亲去世。因此家道中落,处于水深火热的贫困生活中,但是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依然坚持勤奋学习。他二十时就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当时郡中的先辈中还没有考上进士的人,成遵一心想着报考进士,出出人头地,总是为没有合适的指导老师发愁。

有一天,成遵气愤地说:“《四书》、《五经》,都是我的老师。写得最牛的文章无过于《史》、《汉》、韩、柳。那些区区科举作品,有什么难的?”当时杨惠初刚刚考取进士,来到成遵的家乡尹穰,成遵就把数十篇作品,请他指教。杨惠阅读后,大为赞赏,告诉他说:“你这次去参加科举考试,一定吹灰之力,十拿九稳。”

至顺辛未年,成遵到达了京师,向著名学者夏镇学习《春秋》,获得夏镇的推荐,进入朝廷最高学府,成为国子监里的学生。当时陈旅在那里担任助教,很喜欢他的文章,就向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推荐,虞集很想召见成遵,陈旅立即下令,让成遵乘他的马拜见虞集。虞集视力不好,他看见成遵到来,欣喜若狂,走上前仔细观看成遵,他观后一会儿,若有所思,高兴地对成遵说:“我刚才看了你的文章,今天又看见了你的容貌,你真是很有才能,一定能成大器。我现在已经年老,可能看不到你成功的那一天了,你可得保重自己哟。”元统改元,成遵考取了进士,被授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的官职。第二年,参与编写泰定、明宗、文宗三朝实录。后至元四年,升应奉翰林文字。元统五年,成为朝廷要员,担任御史台掾。

至正改元,成遵被提升为太常博士。第二年,转中书检校,不久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跟随皇帝到上京,他诚恳地向皇帝提出报告,他在报告中说,天子应该注重饮食起居,节制嗜欲,以保养高贵的龙体,高贵的圣体安康,国家就会安宁。他的文盲恳切,真诚动人,皇帝也深受感动,认为他说得很好。他又提出监察官员应该重视的四件事:一是在差遣台臣方面,不能越职问事,应该职责分明;二是左迁御史,不能堵塞言路,应该广泛征求意见;三是一些御史官员,不竭尽全力提出意见,只知道提拔重用;四是一些官员在访查中,没有弄清实际情况,贤愚混淆,颠倒黑白。皇帝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告诉台臣们说:“成遵的建议提得很好,这也是元世祖忽必烈制定的老规矩。”皇帝特地赏赐称号,以表彰成遵的忠心。

成遵后来又向朝廷提出专题报告,说到江浙遭受火灾,应当予以救济的事,他检举火鲁忽赤违法乱纪的十件事,皇帝予以听从采纳。成遵提出秘密报告,提出当时应该做好四件要事:一是师法祖宗,二是节约财用,三是打击投机取巧的行为,四是要鼓励民众提出意见。报告皇帝后,皇帝都觉得提得很好,命令中书省尽快研究施行。当年,成遵共提出和举报了七十多件事,都指出时弊,当一些执政者很厌恶。至正三年,成遵受到朝廷官员的排挤,从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因为母亲生病,他辞去官职,返回故乡母。至正五年,他的母亲去世,他在家守孝。

至正八年,成遵被提升为佥淮东肃政廉访司事,改任礼部郎中,奉朝廷使命,巡视山东、淮北等地,考察地方官员是否贤能,他查清了清正廉洁的官员九人,贪赃枉法的官员二十一人,向朝廷作如实报告。九个人贤能的官员,获得了进行的金钱和物质奖励,受到了提拔重用。那二十一人为非作歹的人,受到严厉的惩处。

至正九年,成遵改任刑部郎中,不久升迁御史台都事。当时台臣提出许多贪赃枉法的官员,由于父母死亡后,就免除了牢狱之灾。他们建议说,以后朝廷里犯罪的贪官,纵使是父母死亡,也不许他们回家安葬,必须在监狱中服满刑罚,让那些作恶多端的人,逃脱惩罚。成遵却坚决反对,他在报告中说:“恶人固然可恨,但是与人伦相比,什么更重要呢?况且国家以孝治天下,宁失去千百的罪人,但是不可让天下有失去亲情。”御史大夫很赞赏他的建议。成遵不久升为户部侍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元朝帝国风雨请大家收藏:(m.ythwx.org)元朝帝国风雨一团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